2024年辽宁高考分数线公布出炉【优秀3篇】
2022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不少考生非常关注分数线问题,都想知道2022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那么一起来看看吧!众鼎号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2022年辽宁高考分数线公布出炉》,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填报高考志愿:如何填好两种志愿 篇一
1、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什么是志愿级差分。又称学校级差分,是指高校在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和第二志愿考生时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差。即:第二志愿考生按减去志愿级差分后的分数作为学校排分来确定录取。
学校在招生章程中一般都表示不拒绝招收第二志愿考生,但同时又作出一些限制性规定。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招收第二志愿考生”。“预留招生计划5%的名额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志愿级差分通常在30—50分之间,个别院校高达80分,但也有些高校不设志愿级差。
确保第一志愿万无一失。高校当第一志愿人数比较充裕时,一般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很高,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80%左右。考生和家长要将所有精力和智慧用在使所报志愿能确保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上,力争不出现失误,要慎之又慎,稳之又稳。如果因几分之差被一志愿院校拒绝,“下嫁”到第二志愿院校,损失的将是三五十分,甚至更多。同一所中学或家属院内,高考成绩差不多的两名考生,一个上了北京理工大学,一个却上了北京工商大学,就是因为后者第一志愿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以第二志愿录取到工商大学,冒险和侥幸心理导致了重大失策。
“平均分”参考意义最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走出只关注提档线的误区,而应当详细了解欲报高校近三年实际录取的“实线”——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作志愿填报参考依据的风险非常大,多半要失败。最高分意味着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有很大的自主性,录取把握大。平均分最重要,最有实际意义。如果某考生的分数在该校录取平均分上下,在不发生以外的情况下,可以说稳操胜券。很多人主张用平均分或平均分与最低分之间分数段来考虑志愿。
不要指望“附加分”取胜。各高校是按计入附加分的总分投档,但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时是按实考分排序、分专业的。若高校按招生计划的120%提档,最终被退档的很可能是靠附加分进档的考生,所以按实考分报志愿才有把握。
2、第二志愿不可忽视
不能放弃第二志愿。很多考生出于自信或不了解第二志愿的含义,在志愿表的第二志愿一栏为空白,这实际上是放弃第二志愿。这种情况下一旦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则当年无学可上。
留出足够空间。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院校要适当拉开档次,给第二志愿录取留下足够空间。否则,会导致步步落空,全线崩溃。
确认招收二志愿的高校。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与欲报考院校联系咨询,须得到准确答复是否招收第二志愿考生,是否存在志愿级差分等附加条件。二是阅读欲报志愿院校当年的《招生章程》,确认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明确规定。
平行志愿录取原则。北京市本科批次的第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C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相同分数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同时投档,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
3、专业排序勿忘“五要点”
专业级差分——跟志愿级差分一样的道理,同一高校的五个专业之间在录取时一般也是有级差分的,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志愿专业排序。专业级差分一般在3—5分之间,但也有学校不设专业级差分。
有的考生成绩高于所报志愿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但仍未被录取。原因是:所填的几个专业录取分数都比较高,其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要求;或者当第一专业未被录取时,第二专业按照级差分又达不到所需分数;专业不服从调剂。
专业的选择和排序可从五个方面来考虑和确定。第一,要选择你的分数能“够得着”的专业;第二,所选专业是考生喜欢或能够接受,至少是不反对的专业;第三,根据你所报的专业该校往年录取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可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北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和欲报院校招生宣传资料中获取所需信息);将专业排序的初步方案向高校招生办咨询,并作必要调整;第五,填写“专业服从调剂”。
填报志愿原则:把准第一志愿 篇二
(一)量身打造是前提
目前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分入围的情况下才依照专业志愿情况安排专业。因此考生实事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
如果说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学校乃至省市都处于前列,高考成绩在省内能达上等,那么填志愿时所有学校和专业都在其挑选之列。
如果某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尚可,平常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高考成绩虽能达到普通本科分数线,但到不了重点线以上,那么适合该考生的学校志愿是普通本科院校,重点学校不适合该考生,可免予考虑。
又如某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平平,估计高考成绩顶多在本科线附近,那么他选择志愿的学校便大受限制,重点名牌大学固然不适合他,省级重点院校也不适合他,志愿填好了可以上普通的本科院校,普通的专业。
所以,量身很重要。填报志愿时的量身需要考虑若干要素,首先是分析待选择院校的投档线水平,估计自己条件够得上的学校才予以列选。这就应该考虑到以下一些因素:
1、掌握该地当年的招生院校、专业、人数,弄清哪些属统招院校或专业,哪些属定向招生,哪些属委托代培等。
2、近年来该院校招生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以及近年来该院校在本省市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实际录取数、录取分数线等数据。不仅要从横向看近几年的专业设置,招生政策和招生人数上的变化,还要从纵向去了解所处的相对位置,因为即使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不同年的录取分数线也不相同,要仔细分析。
3、根据考生本人学习成绩和统考发挥情况,推断自己在本校、县、省考生中的位置。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相对位置,在实力具备的基础上考虑志趣。
4、了解《体检标准》,以及考生身体状况有无限报的专业。了解哪些院校在政审方面对考生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有些特殊的限制性条件。
在此基础上,各考生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1、专业方向及毕业生去向。如专业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长,符合自己的优势相关科目,毕业后就业前景如何等等,将专业、将来的工作、志趣理想与实力联系在一起。
2、院校的名望和办学条件,毕业后考研条件,以及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饮食习惯、生活条件及交通情况。
3、院校的助学条件,包括收费标准,奖、贷学金发放办法,勤工助学措施,以及学生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等。
以上各因素都是每位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清形势,找准位置,确定目标,实事求是。
(二)符合个人志向和兴趣
志向和兴趣隐藏着学习的动力,符合自己的事,做起来便有兴趣,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有毅力、有持久的动力去做好。但考生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志向在哪里,从大的方面讲是志在理工、文史还是艺术,小一些说对政法、医药、经济或工程等哪一类更感兴趣?是毕业后立即投身于某一类职业还是打好基础后继续深造?志向和兴趣越具体,志愿的目标指向也越明确。
从以往的情形看,有一小部分考生只埋头复习备考,对填报志愿的事情很少考虑,甚至把填报志愿的事情完全推给家长或学校,而有些家长也乐此不疲,而且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家长说了算,结果是有些考生虽考上大学,但对所学专业一点也不感兴趣,由厌学而弃学,造成了不良后果。所以无论自己考虑志愿或家长参谋都要顾及考生的志向和兴趣所在。
(三)把准第一志愿
1、由于绝大多数院校的生源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即可录满,特别是名牌院校,热门院校、热门专业一般不招第二志愿考生,因此考生要慎重填报各录取批的第一志愿,如果填报不好,可能这一批志愿都要落空,所以切记,第一志愿是靶心,选错目标,就不可能中的。
2、大量事实证明,各个院校及各个大学的每个系,都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是可以理解的。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你第一志愿就报了我的院校(或系科),说明你信任我这所院校,热爱这个专业,我当然欢迎这样的考生。同时,这样的考生到校后不闹专业情绪,安心学习;这样的考生相关科目好的比例高,成才可能性大。从录取体制上看,随着高校录取体制改革,扩大了学校录取新生的权利,使第一志愿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了。特别实行网上录取后,第一批录取院校在第一批院校的控制分数以上,调阅考生档案及考生录取与否均由学校决定,遗留问题由学校处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实行必要的监督。第二批录取院校,除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外,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录取方法,即根据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按学校招生人数的120%提供档案,由学校按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第三批录取的院校,有的地区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方法,有的采取“分段录取”的方法,即在达到最低分数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分段,参考考生所报志愿顺序,学校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三批录取院校,不同的录取方法,决定了第一志愿不同的重要程度,其中第一批录取院校的第一志愿最为重要,因为调多少份档案、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由学校说了算。总之,无论哪批录取院校,选好第一志愿都至关重要。
3、填报各批第一志愿时,(1)依据基本类别,范围内要“稳”,范围外要“冷”。就是说,如果估计自己最大可能在第二批院校录取,那最好在第二批院校内选招生数多的,估计自己的考分高出其近几年录取平均分数的院校为第一志愿。如果估计的考分在其平均分附近,被该院校(或该批院校)录取的可能性不大,那就应该在该校中选其“冷”的专业,或者在该批院校中选冷的院校,(2)选报第一志愿时,不要过高、过专、过热、过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着眼录取。
(四)第二志愿要稳妥
名校或重点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很高,但并不是所有本科院校都拒绝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而且不少重点高校都预留出一定比例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事实上每年二志愿录取率都达到20%左右。因此认真对待第二志愿是明智的,往往第二志愿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使他起“死”回“生”。选填第二志愿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与第一志愿有梯度;
2、要填报有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历史的院校;
3、最好填报本省的高校或分数级差小的高校;
4、专业应选择服从调剂。
在以上原则基础上,也要注意一些技巧。对于那些分数高又无十足把握上第一志愿,但又不愿上二、三流一本学校的考生,第二志愿可以考虑填报一些特意为高分第二志愿的考生留出名额的重点院校甚至名牌高校。其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对第二志愿高分的考生产生兴趣,像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近年来他们在对待“高分二志愿”问题上都表现出积极态度。而且教育主管部门早有说法:不得拒录高分二志愿考生,教育部也从机制上对此加以保证。对于分数达到一本的考生,在选填第二志愿时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一本第一志愿“赌”一所较好的重点高校,但不把希望全部寄托于它,第二志愿填一所本省较为一般的重点高校,确保能上重点;第二种就是一本志愿全“赌”好的重点高校,但做好“输光”的心理准备,关键的二本第一志愿填一所较好的普通高校,像北方工大等。第一种选择适合看中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分的考生,第二种选择适合看中学校真正实力的考生。每个考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选择。对分数在一本和二本之间的考生,基本不用过多考虑一本的志愿,关键是填好二本志愿,那些高考发挥得不太理想,但有非常强的考研愿望的考生,可考虑北京一些相对一般的普通高校。不管怎么说,第二志愿的录取率远低于第一志愿的录取率,第三志愿的录取率更小得多,因此,不如采取“冲第一,保第二”的方式,把第二志愿作为保底专业对待更稳妥。
(五)梯度要合理
同一批院校中,各院校的名气、实力不同,教学设备、条件不同、师资力量强弱不同,招生专业有“冷”有“热”,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等,使得同一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分数高低的梯度,决定了各类院校的顺序与位置。如果志愿梯度不合理,如果第一志愿落选,要不后续志愿失效,要不就志愿“狂跌”。
既然填报第一志愿十分关键,那么考生是否可以放弃第二、第三志愿了呢?回答是否定的。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有一个理科考生的考分是565分,重点院校志愿顺序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因为当年北京大学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70分,这位考生565分显然不够北大的实际录取线,所填的第二个志愿和三个平行志愿的参考志愿,均因第一志愿报这四所院校的人数已够计划招生数,他也就失去了被这四所院校录取的机会。因此,第二、第三志愿不能随意填写,更不能放弃。无论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有多高,但毕竟未达到100%,有些重点高校预留一定名额招第二志愿考生,也有些学校设定级差招第二志愿考生,因此,总有一部分考生是由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录取的。只要有一丝希望,考生就应牢牢抓住。2001年起,部分高校试行自主录取,如江苏的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诺,有条件的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更何况在每年的录取中存在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高校的第一志愿档案都绰绰有余,有的高校如农业、林业、矿业、石油等院校以及某些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校,往往由于考生对其缺乏认识和了解,报考第一志愿的考生可能不多,相应地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就会起作用。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报考第一志愿的考生数量较志愿学校录取计划数量多,但上线者并不多,这时录取学校就得考虑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了。
如果考生上了线,很可能被志愿学校录取,虽然考生填报的是第二、第三志愿。教育部有规定,相邻志愿的分数级差不宜过大,最多不能超过20分。也就是说,当第二志愿考生总分高出第一志愿考生20分时,若其他条件符合录取标准,就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据此各省在录取程序上作了相应的安排,对第一志愿未能录取的考生及时按第二志愿参考志愿顺序向有关的高等院校投放。可见,第二志愿是“补救”志愿,当然,第二志愿具体能起多大作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所报学校,其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或超过录取数量;二是考生自己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与第三志愿是否存在从高到低的梯度或梯度是否合理。所谓梯度就是三个志愿院校的录取最低分要从高到低拉开档次,形成梯度的目的是增加录取机会。假如第一志愿录不了,有可能第二志愿接住;假如第二志愿录不了,还有第三志愿接住。这样就可能有三次录取机会。一般说,梯度越大录取的可能越大,但梯度太大容易使志愿报得太低,故必须保持合适的梯度。既然允许报三个志愿,那么三个志愿就各有各的用途。在第一、二志愿都没有录取的情况下,第三志愿有时也能发挥一定作用。第三志愿是最后一个志愿,假如这个志愿录取不了,则会落到下一批录取院校,这样就整个地降低了一个录取档次,甚至落榜。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志愿是保底志愿。但是,从以往经验或实际结果来看,最后一个志愿保底远不如第二志愿保险,因为最后一个志愿被录取的几率微乎其微,不如“冲第一、保第二”。有人说:“不报白不报”,这种说法存在一定道理,录取新生工作大体分三批进行,第一批录取院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含经国家批准的部分非重点本科院校)。第二批录取为本科一般院校(不含本科院校里的专科)。第三批为专科院校(含本科院校的专科)。每个考生在每批录取院校栏可按顺序填写两个志愿学校,再填二至三个平行的参考志愿。每个院校可填两个专业,每一批录取工作结束后,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档案全部退回招生办公室,重新整理,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参加下一批录取。这就是说,报了第一批录取院校的志愿,虽未被录取,不会影响到第二批院校录取;同样,也不会影响到第三批院校录取。因此,人们常说的“不报白不报”有一定道理。综上所述,所谓“梯度”要合理就是指在报同一批院校的志愿时,必须选择第一、二、三志愿院校之间的录取分数有足够的差距,以确保前面志愿落空时,后续志愿能发挥作用。为做到有适当的梯度,有几点需要考虑:
1、尽量了解以往该批院校在本省市的录取情况和院校、专业之间形成的自然梯度。
2、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之间也要按“冷”、“热”拉开档次。
3、名牌大学和生源充足、热门院校不能填作第二志愿。
4、如果认为自己考得不理想,不好拉开档次,可以平行填报,但一要选“冷”的,二是避开填报地域相近,声誉相当的院校,才不至于前面志愿落空后,连拾遗补缺的机会都没有。
(六)慎填“服从分配”
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设置该栏,是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当然都希望按志愿录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预测、决策方法等因素限制,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有的考生则处理不好三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关系,以致第一和两个并列二志愿相继落空。“服从”栏则有利防止不应出现的落选问题。(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服从”二字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服从”二字,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几率还高。
“服从”栏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均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则一方面给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否则,会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填涂,表态具体明确。
“服从”栏填写应注意三点:
1、填写“是否服从”栏时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确表态,也不可空着不填,凡“空白”将按不服从分配对待。
2、填写要具体,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写几个具体专业。这样填,有关专业的招生人员容易下决心。
3、有范围的表态,可填服从除哪类院校或除哪些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
我们注意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几年,在填报志愿中,越来越多的考生“不服从”调剂,致使招办无能为力,他们也因此不得不落榜。与此同时,为给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有些省市取消“服从”志愿,改为增加志愿个数。
高考生填报提前批志愿需注意的问题 篇三
所谓的提前批,就是在一本批次之前,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院校或专业单独设立的一个录取批次,一般包括军事、武警、国防生、部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以及某些普通院校,如外交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还有一些普通院校中的部分特殊专业,如武汉理工大学的轮机工程、航海技术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的德语专业。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笔者想提醒考生:对于提前批,同学们不得不慎重。考生如果能在填报时好好把握,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但如把握不好,也会造成遗憾。上述案例中的刘庆利用提前批的填报机会,顺利就读一本院校,但若他没有被提前批填报的学校录取,就可能落入一本征集志愿或者后续的二本院校志愿。因为,从刘庆填报的一本院校志愿来看,所报考的院校年在其所在省的调档线明显高于其高考分数。而案例中的小云则让人感到比较遗憾,如果她没有受同学的影响,以她的分数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也是有可能的,因为该校年在其所在地文科调档线是566分,如果小云没有填报提前批或者填了提前批院校但没有被录取,或许她这时应该在上海上学。
对考生而言,填报了提前批志愿意味着多了被录取的机会,而即使没有被提前批院校录取,也不影响其后续志愿的录取。但是,提前批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正如第一个案例中的刘庆同学一样;反之,则会成为阻挡你前行的枷锁,就像该案例中的小云一样。因此,考生在填报提前批志愿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一本中的高分考生,对待提前批,切忌抱着“不填白不填”或者把所有的空都填满的心理,随意填报。这部分考生在填报提前批的院校时,一定要仔细琢磨自己对这些院校是否真的中意,是想去提前批的院校或者专业就读,还是更倾向于一本中的名牌高校。如果,对这些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盲目报考,考生一旦被提前批院校录取了,也同样意味着失去了被后续志愿录取的机会。
案例一:某省理科考生刘庆,今年高考分数是505分,军检合格,高出一本省控线7分。提前批填报兰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国防生,一本平行志愿依次填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刘庆最终被兰州大学的国防生录取。
案例二:某省文科考生小云,今年高考分数586分,高出一本省控线46分。提前批报考了华侨大学的金融学、物流管理、英语、对外汉语专业。一本平行志愿依次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小云被华侨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录取。但收到录取通知书就后悔了,打电话咨询笔者是否可以退档,因为她想去华东师范大学上学。但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凡是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换录。不想去,为何当初要填报志愿呢?原来,小云填志愿时受同学影响,同学告诉她要把所有的空都填满,于是,她也没有仔细看,在提前批的招生计划里,随便拣了个学校就填上去了。9月初,小云也只得收拾行李去福建上学。
高考生在填报提前批志愿时,需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1、在你所在省招生的提前批院校里,有没有你特别想去的院校和专业。如果有,请仔细查阅这些院校和专业以往在你所在地的录取分数,仔细分析这些院校和专业以往几年在你所在地的录取数据,再认真比对你自己的分数实力,做到心中有数。
2、在提前批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很多都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或其他方面有特殊要求,如军队、武警、国防生、公安类院校和专业一般都要求考生要经过体能测试和面试,如没有这方面的成绩,就算文化课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也不能录取。此外,还有一些在提前批招生的普通院校的特殊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特殊要求,如广东海洋大学的航海技术专业,要求考生双眼裸眼视力≥5.0,如果考生的视力不符合要求,在提前批报考该校的该专业则不会被录取。因此,考生在填报提前批的院校和专业时,一定要注意该校的《招生章程》,看看自己的条件是否达到学校或者相关专业的特殊要求,千万不可大意失荆州。
3、考生在填报提前批院校和专业时,一定要把这些院校和专业与后续志愿的院校和专业相比较。如果自己更倾向于后续志愿的某些院校或者专业,在填报提前批的院校和专业时,就千万要慎重,绝对不能抱着“不填白不填”或者“把空白处都填满”的思想,否则,就可能重蹈上述案例中小云的覆辙。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3篇《2022年辽宁高考分数线公布出炉》,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